城市切换 

网站首页 -> 求职简历 -> 考公之路上的秘诀大公开

    考公之路上的秘诀大公开

     发布时间: 2024-05-23 09:23   访问次数:714次

    选择与努力交织成人生道路不断循环的阶梯。恰当的努力能创造更多主动选择的机会,人生中其实有很多弯道超车”的节点。而选择本质上是一种决策能力,因为有些选择会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我们即将面临的就业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国考那些事。

    谁适合成为公务员?

    从国考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出成为公务员的难度之高,但每年报考人数依然络绎不绝。这里总结了四类考公动机:

    1. 受父母影响,规划好未来的人生之路。

    2. 身边人都在考公务员,随大流总没错。

    3. 被公务员的收入、稳定等因素吸引,考上就行。

    4. 甚至可能就是听别人一嘴,那就试一试吧。

    在做出决定之前,请先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公务员?你真的适合吗?

    企业与公务员的性格需求

    企业:更关注是否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性格是否合适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人才。即使性格不合适,只要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同样可以升职加薪。

    公务员:更关注性格是否合适。

    公务员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决定了待遇,没有快速升职加薪的捷径可走。如果无法承受工作内容,个人情绪就会比较压抑。注重细节和主动为他人着想,这样的性格在公务员工作中非常重要。

    建议在决定是否考公之前,先对自己性格进行定位,然后根据自身性格判断是否要报考公务员。

    考上公务员后如何发展职业?

    大多数考上公务员的人,职业发展的理想路线是通过一定年限和考核后,凭借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从基层晋升到市级、省级。除了年限外,还需要通过专门的晋升机制考核,通常包括考试、功绩、年资和学历等四大环节。

    第二种公开选拔模式

    此模式主要用于选拔地方党政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或其他合适的人选。通常采用笔试、述职、面试、民主测评”的考核方式。

    备考公务员的三个建议

    1. 及早明确职业规划

    在大学三年级时,即可初步确定职业规划。通过实习尝试不同岗位,及早探明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若确定考公务员,将拥有充足的时间优势和在校期间的良好学习状态,备考更有利。

    2. 应届生身份优势显著

    应届生(未缴纳社保,毕业后两年内可用应届生身份报考各类公职考试)报考国考岗位比往届生更多,约三分之一的岗位仅限应届生报考。虽然国考报考人数众多,但实际笔试时往往有大量考生弃考。建议全力备考,充分把握岗位。

    3. 国考笔试后合理安排

    国考笔试落榜后,应及时以应届生身份参加省考。各省省考报名时间一般在国考笔试成绩公布后。若国考落榜,可立即选择省考,利用积累的经验,更容易上岸。

    写在最后

    是否选择考公务员,取决于公务员是否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体制内人员晋升之路较为平缓,受个人背景、资历、年龄、职位空缺等因素影响。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能否考取合适岗位也需考虑。只有全面权衡这些因素,才能判断公务员是否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