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切换 

网站首页 -> 求职简历 -> 简历造假助你高就?

    简历造假助你高就?

     发布时间: 2024-05-23 09:26   访问次数:331次

    当前的求职市场鱼龙混杂,简历水份多,有部分求职者在简历中包装自己,夸大其词,面试全靠嘴上功夫。

    要明白,简历中的水份就是求职失败后的眼泪。看看以下这些常见的造假手段,你中招了吗?

    (1)学历信息造假,半真半假难辨认

    前不久爆出某求职者凭清华大学博士”头衔,骗过许多面试官,最终被揭穿。

    学历造假很常见,直接乱写学校名的不多,而投机取巧者会美化自己的学历。你写的学历一般默认是全日制,如果是非全日制或函授等,应明确标出。但很多人不会标注,甚至面试时也隐瞒,想蒙混过关。

    还有些投机者故意混淆信息,如在分校取得学历,简历上却写本校名称,希望招聘方不懂,把自己包装成名校毕业生。其实,有些分校与本校不仅名称不同,学校排名也天差地别。

    (2)工作经历造假,参与过的就敢写

    工作经历是简历的关键部分,部分求职者为了引起注意,开始胡编乱造。

    浅尝辄止的活动,他们敢写负责”;全程参与的,敢写自己主导;半年的项目,直接拉长至一年;职称全靠自封,能写多大就写多大。

    更离谱的是,某求职者认为背景调查只涉及最近两三份工作,于是将之前的所有工作经历都编成知名大公司,结果被轻松识破。

    还有很多造假技巧”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投机取巧的求职者对自己的造假伎俩非常自信,但结果却往往是啪啪打脸,追悔莫及。

    简历造假的动机

    尽管屡屡受到警告,为何简历造假屡禁不止呢?

    第一:获取面试机会

    大多数简历造假的求职者冒此风险的根本原因是认为凭借真实简历难以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他们宁愿冒险在简历中造假以博得面试机会,期望通过面试中的出色表现赢得心仪的职位。

    第二:谈薪筹码

    在面试通过后,求职者会进入薪资谈判环节。部分求职者认为,在简历中虚报前公司的职位和薪水,可以提高自己在谈判中的筹码。他们认为,大公司的员工与小公司的员工不会要求相同的薪资待遇,主管级别的员工与专员级别的员工起点也不同。如果在简历中虚报前公司薪水,便可以以此为基础要求更高的薪资,甚至可能获得意外之喜。

    简历造假值得冒险吗?

    从简历造假的动机出发,我们可以对这件事进行分析。

    第一:面试机会不需造假

    如上文所述,求职者通过造假大公司工作经历来博取面试机会的前提是,HR更青睐于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的人。但实际上,HR更倾向于选择简历中与高职位匹配度高的候选人,也就是求职者的能力。

    例如,一家快消公司的老板认为某款新产品销量不佳,需要聘请一名新的营销主管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老板还是HR在筛选简历时,最看重的不是求职者过去是否曾在大型快消公司任职,而是其是否有成功的营销经历。

    求职指南:实力为王,简历诚信

    无论你曾供职于何种规模的公司,只要你的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招聘方就不会因为你之前的公司规模而否定你的能力。

    谈薪技巧:理性看待

    岗位薪酬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岗位级别,每个级别都有薪酬范围;二是面试表现。面试表现出色,提出的薪资要求在招聘方可接受范围内,一般不会受到你之前公司薪酬或岗位级别影响。

    简历诚信:避免自伤

    简历造假看似可以增加面试机会,但真正能蒙混过关者寥寥无几。学历等信息容易核实,其他虚假信息也很难逃过经验丰富的面试官的法眼。

    面试官发现简历造假后,可能不会当场揭穿,但会根据造假的严重程度,影响面试通过率。更甚者,有些小公司的面试官会在之后解雇员工时,以此为借口拒绝赔偿。

    简历造假就像自伤的七伤拳”,建议彻底摒弃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