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切换 

网站首页 -> 职场见闻 -> 揭秘简历头号难题”

    揭秘简历头号难题”

     发布时间: 2024-05-27 14:32   访问次数:851次

    十一黄金周已过,菌崽简历诊断中心今日重磅回归!今晚 18:30,我们将在群内抽取三位幸运儿,安排专业导师一对一诊断简历。

    还没加入我们的小伙伴,请在后台回复秋招”入群。菌崽在 17 号群恭候各位~

    感谢大家的支持,菌崽又新增一个交流群啦。

    今天,菌崽想跟大家聊聊简历中难度较高的经历部分。在之前的简历诊断中,我们也花了不少时间跟大家沟通这一部分。

    简历中要写哪些经历?

    简历中的经历非常丰富,包括教育背景、实习经验、校内经历、竞赛经历、项目经历、实践经历和科研经历。

    必须呈现在简历上的经历主要是教育背景,以及其它任意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经历。

    不同的经历,建议分类呈现

    例如,教育背景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校内社团和学生会经历作为一个模块,校外实习经历作为一个模块。不建议将不同类型的经历混在一起,否则会显得逻辑混乱。

    例如:

    简历中经历的分类

    求职简历的要领

    首先要明确,企业招聘是为了找到与岗位最匹配或最有潜力的员工,而非单单是寻找成绩最优秀的毕业生。

    工作经历不一定非要高大上”,但务必要与岗位相关联。

    如果有一些高大上”的经历,但与目标岗位联系不大,只能锦上添花,而无法雪中送炭。

    也就是说,如果简历本身与岗位已经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再有一些额外的高大上”经历,能增加分数。

    但如果简历本身与岗位匹配度不高,高大上”经历只能证明你是优秀人才,却无法表明你有能力胜任该岗位,那么通过网络招聘的几率自然也不会高。

    如何撰写与岗位匹配度更高的工作经历

    要分析目标岗位,了解该岗位所需的技能。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技能归类为:

    - 专业知识技能

    - 综合能力:例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

    - 性格素质:胆大还是内敛?喜欢挑战性工作还是更喜欢循规蹈矩?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更喜欢与事打交道?思考问题是发散性的还是目标性很强的?

    专业知识技能对应于我们的专业背景或实习期间学到的行业或岗位知识。(如果是跨专业求职,有些专业知识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因此自学经历也可以写在简历上)

    综合能力都是一些软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可以在校内社团经历中锻炼,也可以在校外实习经历中锻炼。在撰写工作经历时,我们要找到过去经历中能证明我们具备这方面能力的关键事件,重点突出。

    例如,A同学求职目标是人力资源专员,她在过去社团的工作中负责活动策划、社团纳新、外联赞助、统筹协调、新社员培训。

    针对她目前的求职目标,在描述她的社团工作经历时,我们要将社团纳新和新员工培训这两个工作作为重点呈现,因为这两个工作内容与人力资源的工作内容有相似之处,招聘和培训也是人力资源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至于其他方面的工作,可以作为锦上添花的内容呈现。

    至于性格素质的内容,可以在自我评价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呈现。总结一个与岗位相关的性格特质,然后找一件事来证明。

    描述工作经历的小技巧

    最好使用的是STAR法则

    用清晰的 STAR 法则撰写简历

    STAR 法则可以让我们清晰地阐述经历,让招聘者接收我们传达的最重要信息,同时展现我们的逻辑性。

    简历中的具体应用:

    以发传单经历为例:

    发传单经历(STAR 法则)

    以实习经历为例:

    实习经历(STAR 法则)

    小技巧:

    • 使用数字量化结果。
    • 使用比较级,如与同期实习生或往年同期数据对比。
    • 有意识地收集工作结果。

    应对经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经历过多:

    在 1 页纸上无法全部罗列时,可以使用筛选法,只保留最有价值的经历。

    经历过少:

    在 1 页纸上内容不足时,可以适当扩展经历的描述,或添加一些与求职岗位相关的技能和证书。

    相关推文:

    关于简历超过 1 页的问题,请参阅推送:《简历超过一页就凉凉?》

    标签:简历制作、简历格式、校园招聘、求职简历、应聘技巧